有些植物好养有些植物不好养。因地制宜选择气候适宜的植物种植。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适合在你那个地方种植的
万寿菊金盏菊和麦秆菊的形态特征与养护方法是什么?万寿菊的形态特征:
茎:万寿菊为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
叶:万寿菊的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
花:万寿菊为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
万寿菊的花期为7-9月。
果:万寿菊的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
养护方法:
1.光照要求
万寿菊是一种喜欢温暖光照的植物,如果养护的时候能达到充足光照,这样会对植株的生长达到更好帮助,让正在生长的植株健壮,花的颜色开出更艳丽,一旦养护的阳光不够充足,或者是植株长期的处于一种阴湿环境下的话,生长的茎叶纤细脆弱,开出的花朵也会很小,达不到更加美观的效果。
2.肥料管理
万寿菊对肥料没有很高的要求,除了在种植的时候施足基肥的话,追肥主要以稀薄的成分,来给万寿花进行施肥。
3.水分管理
植株移栽生长之后,等到植株生长到27厘米上下的时候,会有一些少量的分枝生长出,所以对水分的要求也比较高,春天七天生长忘记的时候,很好是一次浇水之后间隔三天再浇水,夏天一天也不要缺少水分的喷湿,每次浇水的水分不能太多,只要让土壤湿润就可以。
金盏菊的形态特征:
金盏菊株高30~60cm,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白色茸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基生叶有柄,上部叶基抱茎。
金盏菊头状花序单生茎顶,形大,4-6cm,舌状花一轮,或多轮平展,金黄或桔黄色,筒状花,黄色或褐色。也有重瓣(实为舌状花多层)、卷瓣和绿心、深紫色花心等栽培品种。
金盏菊花期12-6月,盛花期3-6月。瘦果,呈船形、爪形,果熟期5-7月。
养护管理:
金盏菊植株较耐寒、但怕热,金盏菊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
①金盏菊对“温度”的要求:金盏菊生长适宜温度为7-20℃之间,幼苗期间冬季可耐受零下8-9℃的低温,成株生长一般以10℃为宜。如在的环境中温度过低,就得进行用薄膜保护好,不然叶片易遭受冻害。12月至1月份气温在10℃以上时,金盏菊植株就会容易徒长。6月中旬-7月下旬气温高,茎叶生长旺盛,花朵则会变小,花瓣减少。
②金盏菊对“湿度”的要求:金盏菊幼苗期间,幼苗以稍湿的环境为宜,这样更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在12月至1月还可提高抗寒能力。金盏菊的成株以土壤稍干为好,这样可控制茎叶生长,避免产生茎叶徒长。如是在大棚或室内进行栽培的,空气的湿度不宜过高,避免容易发生各种病害,要适当调节通风性能,降低室内或大棚里的湿度。
③金盏菊对“光照”的要求:金盏菊是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如是在室内或大棚不论是地栽还是盆栽,都要植物采光、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对茎叶生长非常有利,幼苗生长矮壮,且整齐。如长期处于采光、通风差,叶片容易发黄、脱叶,甚至根部腐烂、枯死。
④金盏菊对“土壤”的要求:金盏菊种植,应以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排水性好、不容易板结的土壤为宜,要进行合理的配制营养土,土壤pH在6-7之间为宜。土壤配制好,加上精细管理后,植株分枝就多、花就多。
麦秆菊的形态特征:
株高50——90厘米,茎多分枝,全株被微毛。叶互生,条状披针形,全缘,无叶柄。头状花序单生枝端。
苞片多层、膜质、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短,内部各层苞片伸长酷似舌状花,有白、黄、橙、粉、红及暗色等,一般被人误认为花瓣。黄色小型的管状花聚生在花盘中央。花期7——9月。瘦果灰褐色,光滑。
养护方法:
适宜麦秆菊生长的温度
麦秆菊喜欢温暖气候,忌酷热,在夏季温度高于34℃时明显生长不良;不耐霜寒,在冬季温度低于4℃以下时进入休眠或死亡。很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
适宜麦秆菊生长的光照
在气温较高的时候(白天温度在25℃以上),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叶片会明显变小,枝条节间缩短,脚叶黄化、脱落,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在冬季,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就要给予它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结实。
如何给麦秆菊浇水
室外养护的3~5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4~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晚上保持叶片干燥。
如何给麦秆菊施肥
生长期时每半月施肥1次,花期增施2次磷、钾肥,对总苞的色彩和硬性有利。但应控制氮肥用量,否则花虽多,但花色不艳。
外面剑兰花是怎么过冬
一、入室保温 进入冬季,天气渐冷, 特别又经常受寒流的侵袭,所以放在 室外的兰花必须及时搬入室内照到太阳的地方; 如住楼房的人家,把兰盆放置 在向阳的封闭阳台里更好。 这样的朝向,早晚能接受到阳光的照射,对兰花的 生长、孕蕾、 开花极为有利。入室越冬的兰花,室温应控制在5—15℃之间。 若室温太低,就起不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过高,也会影响兰花的休眠。 但对过冬的寒兰和墨兰应保持室温稍高些,但也不能超过15℃。若室温过高,花茎生长缓慢,花蕾发育差,容易使已形成的花蕾萎缩以致枯死。对于较耐寒的春兰,需要有3—4周0℃左右的低温,才能完成春眠、春化的作用,然后春兰才能 开花。所以,春兰越冬控制室温在3—8℃之间很为适宜。
二、控制浇水 “夏秋不可干,冬春不可湿”, 这是前人总结的养兰经验。 兰花冬天多处于休眠状态, 生理活动机能几乎停止,这时所需水分较少,盆土 略有些潮润即可安全越冬。 若盆土确已十分干燥时,则在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用与室温相同或相近的水喷浇,使盆土微湿即止,切勿大水,以防盆土冰冻或 盆土过湿烂根。浇水以雨雪水很好,不能用刚放出的自来水浇。 若无雨雪水需 用自来水浇时,须把自来水晾晒一、二天,放完氯气才可浇。在浇水时,应从盆沿浇入,使之逐渐流入花根,至花根湿润止。忌向叶片及兰芯浇水。
三、控肥增光 兰花冬眠期一般不需施肥。兰根粗长没有须根,根内有根菌共生。一般兰花一、二年换土换盆时, 土壤中含有充足的养分,冬季可完全不 施肥。但春兰、寒兰在生长期时, 可在叶面少喷磷钾肥,可用1500倍0.2%磷酸二氢钾或复合微量元素。另外,在室内,兰花可给以较多的光照,哪光 照不足,可用灯光补充。兰花在冬季如有充足的光照,有利翌年的生长茁壮和 开花繁艳,同时也可提高兰花越冬时的抗寒能力。
四、及时通风换气 兰花喜暖而又需空气流通, 畏烟尘浊气的污染。而北方 地区人们多生火炉在室内取暖, 室内多有烟尘污浊气体。这时应把兰盆远离火 炉。同时应在晴暖天气的中午前后, 打开门窗通凤换气,也可把盆端至室外避 风向阳处见见阳光, 使兰株吸收新鲜空气。放在封闭阳台上的兰花,也应打开窗门,使空气流通。待气温下降时,应立即关闭门窗,把盆端入室内,以免兰株受冻害。
五、防病虫害 如在室内或封闭的阳台上越冬的兰花, 温度湿度稍高时,一旦发现病虫危害,应及时对症喷药。 平时也应进行保护性喷药,如用波尔多液喷施盆土、兰株及盆周围环境, 这样可防治或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
木香花怎么养木香花的养殖方法
1、土壤排水性要好:
首先需要选择土壤,一般很好是选择比较疏松肥沃的腐殖质土壤,因为这种土壤的排水性以及透气性较好,能够让它更好的吸收养分,也不容易积水。
2、施肥前要稀释:
肥料是木香花生长过程中主要的养分之一,特别是在进入到生长期之后,它对于养分的需求是很高的,我们基本每半个月就需要施肥一次,这样它才能够生长的更加茁壮。但是施肥的时候有一点我们要注意,那就是施肥前肥料要先用水稀释,如果肥料浓度太高的话很容易烧伤植株。
3、控制浇水量/忌积水:
木香花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我们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但是我们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切记不要造成积水,不然很容易导致其出现烂根的现象。在夏季温度较高时,我们可以提高浇水的频率。
4、光照要充足:
木香花比较喜光,所以在其生长的过程中要让其保持充足的光照,在春秋两季我们可以将其放在室外全天接受光照,不过到了夏季光照比较强烈的时候,我们还是需要适当进行遮阴的,以免灼伤植株,从而导致其叶子发黄。
5、定期进行修剪:
在木香花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其定期的修剪,一般在夏末或者是花后我们要对一些枯枝和残花进行修剪,这样不仅能够保持植物的株型美观,还可以起到促进分支的作用,从而为来年的开花打下良好的基础。
6、病虫害防治要及时:
我们在养殖木香花的时候,如果不够细心的话,很容易让病虫害等问题趁虚而入,这类问题对于植株的危害极大,严重时会导致其出现枯死的现象。所以出现这类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时间拖的越长危害越大。
扩展资料
防治病虫害的办法:
1、黑斑病:
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嫩梢,叶片初发病时,正面出现紫褐色至褐色小点,扩大后多为圆形或不定形的黑褐色病斑。
防治办法:可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达可宁等药物。
2、金龟子:
主要为害根、叶、花蕾等部位,严重影响花产量和质量。灯光诱杀、杨柳诱杀、振荡捕杀等。
防治办法:为害严重时,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效果都较好,但绝不能在花期喷施。
3、叶锈病:
锈病是蔷薇一种常见的病害。叶片和新枝条都可能发病。病情严重,会引起叶片大面积脱落,以致使花卉失去观赏价值,甚至死亡。
防治办法:如果发现此病,要及时处理,可用800倍液三唑酮叶面喷雾,每周一次,连续3-4,此疾病可基本痊愈。
球根秋海棠与美人蕉的形态特征与养护方法是什么?球根秋海棠
1.形态特征为秋海棠科常绿球根类花卉。地下具不规则扁球形块茎,株高30~100厘米不等,茎直立或铺散,有分枝,多肉有毛。叶互生,呈偏心脏形,叶缘有齿及缘毛。总花梗腋生,同株异花,雄花大而美丽,花径5厘米以上,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花色有白、淡红、红、紫红、橙黄,还有复色品种;雌花很小,无观赏价值。夏、秋开花。
2.变种和品种目前栽培的球根秋海棠是原产于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一些秋海棠,经过一百多年的杂交育种培养而成的。常见的品种可分为山茶型、蔷薇型、皱边山茶型、镶边型、水仙型、波瓣型等等。
3.习性原产于南美安第斯山。喜温暖湿润的疏荫环境,经不起日光暴晒,生长适温为15~20℃,超过25℃生长停止,超过32℃茎叶枯萎脱落,块茎也会腐烂,冬季室温不低于10℃仍然生长。要求75%~80%相对湿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和微酸性的沙质土。因属于长日照植物,因此,只能在夏秋开花。
4.繁殖方法用分栽块茎的方法来繁殖花苗。4月上旬把根团从花盆中脱出,抖掉泥土,用小刀将扁圆形的块茎切开,每份上必须带有2个芽眼,然后用硫磺粉将切口涂住,也可涂些草木灰。待切口的表面晾干后分别栽入小盆,让块茎的表面与土面相齐,栽后蔽荫养护,几天后即可萌芽抽叶。
5.栽培和养护每年秋末冬初把茎叶剪掉,强迫地下块茎休眠一段时间,然后移入冷室或楼道贮存,不低于5℃不会受冻,但也不要超过10℃,并停止浇水。4月上旬取出冬存的盆株,结合分株翻盆换土,待长出茎叶后每周追施一次稀薄液肥,同时用细竹块来裱扎茎秆,以防花枝倒伏。花期应停止追肥,使盆土处于半干状态并全部蔽荫。夏季应加强通风,防暑降温,让植株在不脱叶的情况下安全度夏,秋季又可开花。
美人焦(美艳蕉、兰蕉)
1.形态特征为美人蕉科落叶球根类花卉,在华南亚热带地区为常绿花卉,可周年生长。地下具肥大粗壮的多节块茎,块茎横卧生长,外被褐色皮膜,内部为海绵状纤维,能贮存水分,并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茎直立,株高1~1.5米,全身被白霜。叶大型,互生,长约40厘米,宽约20厘米,长椭圆形,叶基具短粗的叶柄。花顶生,数朵或十几朵簇生在一起。花被3片,柔软,先端向外翻卷。花色因品种不同有乳白、米黄、亮黄、橙黄、橘红、粉红、大红、红紫等花色。花心处的雄蕊有的瓣化成花瓣,其中一枚常外翻呈唇状,其他呈旋卷状。种子球形黑色。花期6~10月(图2-36)。
图2-36美人蕉的形态特征2.变种和品种除根据花色进行品种分类外,叶色也有草绿、深绿、紫褐之分。还有矮秧品种,株高仅50~60厘米。
3.习性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喜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四季常青,在长江流域以及冬季土壤不结冻的地区,冬季落叶后块茎可在土中越冬,北方需贮存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蔽荫处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4.繁殖方法用分割地下块茎的方法进行繁殖。美人蕉的块茎粗壮并有分枝,芽眼着生在节部,分割时用利刀自分枝的基部切开,每个分割下来的块茎先端应带有圆头生长点。也可在3月上旬用湿沙将整墩块茎埋入大盆进行催芽,20天后可陆续抽叶,当幼叶长到10厘米左右时把块茎提出来,以每簇叶丛为一个分割单位,将下面的块茎切开,单另栽种。
5.栽培和养护多在庭院花池中进行地栽,株距不得小于60厘米,栽前施些有机肥料,栽后保持土壤湿润。矮秧品种也可用30厘米口径的大盆栽种,用加肥培养土上盆。其他管理均粗放。
秋末花谢后停止浇水,待叶片和花梗枯黄后自地面向上约10厘米处把株丛剪掉,在气温降到5℃前把块茎挖掘出来,带上土团用湿沙埋入木箱或大盆,移入不结冻的室内和楼道贮存。盆栽的不要脱盆,连盆贮存。
沈阳室外过冬的植物土层厚度限制了不可能种植大乔木,以亚乔木或者灌木为*吧 冬天开花的在沈阳地区不多见,常绿的不要松树,那就只有柏树可以考虑了.翠柏、花柏、洒金柏、圆柏.另外小灌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雀舌黄杨等也可以考虑.阔叶树都是要落叶的.参考
- 上一篇:关于植物加药气动柜怎么使用的信息
- 下一篇:森林里怎么种植物(在森林里有什么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