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是我们每天必会食用的东西,尤其在我们*。老话常说“油多不坏菜”,中国人炒菜,总觉得油放得越多越好。水煮肉片、鱼香茄子、豉油鸡……不论哪个菜系,不论是家里还是饭店,许多菜都是油光光的,甚至干脆泡在油里。但目前大多数国人是不缺“油水”的,更何况吃得太过油腻,会损害身体多个脏器。
中国人自古就有做菜放油的历史。据古书记录,不同季节还须使用不同的油,比如春天用牛油煎小羊、乳猪;夏天用狗油煎野鸡和鱼干;秋天用猪油煎小牛和小鹿;冬天则用羊油煎鲜鱼和大雁。汉代后才开始出现植物油,但不能食用。直到宋代才开始有食用植物油的记录,包括麻油、豆油、菜油、茶油等。
现代人以吃植物油为主。目前市场上食用油的种类有很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很常见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等,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大约为40%~70%。第二类是橄榄油、茶籽油等,油酸含量为70%~80%,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血脂的作用,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第三类是亚麻油和紫苏油等,含50%~60%的亚麻酸,对降血脂也很有帮助。
国人吃油误区多
油不仅能为美味增色,还是人体70%的脂肪酸来源。然而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吃油量高达45~50克,远远超出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日25~30克的标准。